行情回顾
本周电子(中万)板块指数周涨跌幅为-5.4%,在中万一级行业涨跌幅中排名第17。电子行业(申万一级)指数随大盘下跌,跑输上证指数1.25pct,跑输沪深300指数1.47pct。电子行业PE处于近五年14.7%的分位点,电子行业指数处于近五年50.0%的分位点,本周平均换手率为1.3%。
美对华设备限制频频加码,各环节合围之势已成
美国三大头部半导体设备公司AMAT、LamResearch、KLA近期均表示收到美国商务部限令,14nm及以下设备对华禁售或必须得到相关审批,这意味着美对中的设备材料限制从10nm拓宽到14nm。从2019年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打击半导体终端,到限制先进制程芯片的获得,再到近期频频加码的对上游设备材料、设计工具的限制,美国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链各环节打击的合围之势已成。
我国“新型举国体制”助力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
大国博弃下,全球IC产业格局正在重塑,近年来我国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措施。“新型举国体制”强调将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的基石,涉及国家安全,“新型举国体制”下,集成电路产业链各“卡脖子”环节,包括:EDA、半导体材料(硅片、电子特气、光刻胶等)、半导体设备(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CMP设备等)等国产替代将明显提速。
是挑战更是机遇,锻造内功,向先进制程进发
美方各环节合围打击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带来短期阵痛,但塞翁失马震知非福,关键是持续锻造内功,实现技术突破。从国内几家半导体设备厂商的现有能力来看:除光刻机以外,其他主流环节28nm及以上工艺基本已经能实现国产替代,部分厂商正在向14nm及以下拓展。当前国内晶圆厂扩产以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为主,也为国产化设备的制程突破创造了一定的时间窗。
国产替代换挡提速,设备市场空间可期
2022H1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约14.3%(板块营收/SEMI公示的中国大陆设备市场规模),较2021年提升3pct。部分环节国产化率提升较快,如国内CMP设备国产化率超过30%,刻蚀和清洗设备也在加速替代。美国三大半导体设备巨头2022H1合计在中国实现约80亿美元的收入,我们测算若中国设备完全实现“去美化”,则还约有4倍的成长空间。此外,2022H1我国主流设备厂合计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8.9%,设备厂商业绩一般呈前低后高的态势,板块全年业绩较为确定,积极把握赛道的配置机遇。
建议关注:
IC行业“卖铲人”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华海清科、拓荆科技、正帆科技(设备零部件);
同样受益于国产替代的半导体材料:华特气体、雅克科技、华科技等;有望受益于消费回暖的标的:赛力斯,东材科技,希获微,闻泰科技,水晶光电。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晶圆厂扩产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