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经济性持续改善,产业融合趋势增强
双碳和绿色建筑新规驱动行业景气上行,21H1以来产业融合进入发展新时代,跨领域合作明显增强。根据我们模型更新测算,BIPV项目可达到的内部收益率为22.06%,静态回收期为4.91年,经济性明显提升,往后看提高光伏组件发电效率仍是降本的核心关键。当前工商业屋顶仍是BIPV企业的主战场,但“光伏+”产品百花齐放,功能性日趋完善,车棚、交通等领域有望贡献新增量。我们测算仅新增市场至2025年BIPV装机有望达18.6-23.8GW,20-25年CAGR92%-102%,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建议重视产业链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三类龙头企业的布局和业务拓展能力:1)光伏玻璃:金晶科技、亚玛顿、洛阳玻璃、福莱特;2)BIPV产品+工程:江河集团、森特股份、精工钢构、杭萧钢构;3)防水:东方雨虹等。
光伏、建筑双管齐下,分布式光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21年分布式新增装机容量占比53.4%,首超集中式,后续分布式光伏发展或将更快。政策端来看,1)十四五光伏规划装机提速:我们统计全国31个省十四五期间光伏规划新增装机容量可达514GW,相较十三五规划而言同比+272.8%;2)建筑节能减排和双碳使得绿色建筑重要性有望提升:《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要求新建建筑必须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指出,到十四五末,全国新增建筑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50GW,而截止2020年我国BIPV装机容量仅709MW;3)电价机制改革后进一步拉开峰谷价差,使得绿电本身价值有望提升,高能耗工商业业主推进分布式光伏或具备更强的主动性。
经济性仍具备改善空间,市场规模增速可观
分布式光伏的组件成本占比50%,其中电池片成本占组件成本比例超65%,未来硅片的减薄化和大型化有望带动组件进一步降本,根据中国BIPV联盟的预测,十四五末BIPV的系统造价有望降至2.5元/W,具备全面推广替代建材的条件。此外,分布式光伏产品功能性日趋完善,BIPV和BAPV在不同的场景下均有应用空间,“光伏+”模式有望遍地开花,从装机容量角度测算,保守预计2025年BIPV新增装机有望达18.6-23.8GW,20-25年CAGR92%-102%,若假设2025年工商业分布式新增装机全部使用BIPV,则20-25年BIPV市场的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19%-129%,市场规模超千亿。从建筑面积角度估测,我们预计公共建筑(仅建制镇)、农村房屋、厂房仓库三大类新建建筑在2025年为BIPV带来的潜在市场有望达到46GW,20-25年复合增速也超100%,BIPV的潜力市场或更大。
整县推进带动商业模式重塑,资金、渠道、技术与服务仍是核心竞争要素
整县推进将碎片化的分布式光伏业务进行规模化开发,“央国企+民企”联合投资的模式优势互补,进一步推动分布式光伏行业发展。我们统计676个试点县投资规模有望超150GW,截止2022年6月底,整县推进重点省份新增的分布式装机规模达15.2GW,占全国新增分布式装机规模的77.6%。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建筑+光伏”赛道空间广阔,在为传统建筑行业提供额外增量空间的同时,也有助于商业模式重塑。除了在传统的光伏建筑领域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之外,建筑企业也在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转型组件生产,从而进一步增加产业附加值,资金、渠道、技术和服务的竞争或将愈发激烈。
风险提示: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BIPV系统推广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带动成本上扬抑制需求;测算基于一定假设,具有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