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观点:ALM视角看NCD利率
一、Q2信贷“短久期化”VS存款定期化倾向,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改善
6月份以来,尽管同业存单利率一度有所反弹,但力度较小,1Y同业存单利率最高上行至2.40%之后便再度趋于回落。为什么在信贷投放已经有所发力的情况下,同业存单利率却依然不为所动?
从资金面角度可以给予一定解释,Q2隔夜和7天利率较Q1下行30-50bp,即短端利率下行幅度较大,也会传到至长端。我们拆解超储不难发现:4-5月份期间,降准释放资金4000-5000亿,央行净回笼近万亿,政府存款净增4400亿,超储规模累计下降近4000亿,5月末超储率降至1.5%。也就是说,央行在降准的同时,也在顺势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流动性,超储反而是下降的。
因此,货币市场利率曲线下移,并不是因为央行放水过多,而是疫情影响下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银行资产荒压力加大,资金在银行体系形成了“堰塞湖”所致。
从资产端看,信贷短久期化倾向明显。今年4-5月份信贷供需矛盾明显加大,信贷出现短久期化倾向。数据显示:5月份短期贷款(居民短贷+企业短贷+票据融资)合计新增1.16万亿,同比多增8911亿,创2009年4月份以来新高。短期与中长期贷款配比为1.76:1,创2014年以来新高。另一方面,银行存贷比压力也趋于改善,5月末存贷比(一般存贷款口径)为110.8%,较2月份回落近1个百分点。
从负债端看,存款有定期化倾向。受疫情和静态管控影响,货币流通速度显著下降,微观经济主体对于货币的贮藏性需求提升。在贷款供需矛盾加大背景下,贷款定价在4-5月份下行幅度较大,特别是优质企业能够获得较为廉价的信贷资金,且存在用于购买银行金融产品进行套利、虚增资产负债表的现象。受此影响:
一是银行存款定期化加剧,负债久期拉长。数据显示:1-5月份,银行定期类存款新增8.48万亿,同比多增3.77万亿,较2020年同期多增1.52万亿。截至5月末,国有大行和中小行定活比分别为0.83:1、1.71:1,明显高于过去几年平均水平。
二是核心负债成本压力有增无减。尽管4月份央行通过MPA考核激励银行下调定期存款利率上限10bp,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披露4月份最后一周新发放存款利率较前一周下降10bp,但随着存款久期的拉长以及定期类存款的高增,一定程度上对冲掉了存款利率下行带来的红利,银行业核心负债成本压力依然存在。
因此,从资产负债视角看,Q2银行存款增速与贷款增速关系逆转,存贷比压力减小,负债端资金充裕,错配有所减轻,板块资金来源与运用的匹配性较Q1更好,NSFR安全边际有所增厚,司库对于同业存单的量价诉求并不高。即便6月初国有大行适度提价,但随着上半月同业存单发行基本准备完毕(5月30日-6月17日净融资约3500亿,其中国有大行净融资约2400亿,占比近70%),基本能够有效应对信贷投放和确保6月末NSFR达标,这意味同业存单利率大概率在6月份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