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提要:
我国已经进入电力发展的新时期,电网侧需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发展建设。梳理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历史,可以发现电力系统的发展围绕当时的电力主要矛盾展开,电网系统发展主要为适应电源侧变化。我国电力系统经历了五个阶段,电源上从发电量的增长到电源结构变化,从小机组到大机组发电,电网侧从低压、小范围输配电到高压、省统一电网、跨省电网。当前时期,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但是消纳能力存在瑕疵,电网建设着重配合解决新能源消纳。
新能源发展迎来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也带来了电力系统的诸多挑战。1)电源侧中新能源占比提升带来的发电不稳定性、供电用电的时间错配、集中式风光的空间错配、分布式光伏并网带来的电网规划/运行/控制/质量的全方位影响;2)负荷侧用电量持续超预期,新能源的不稳定性也让电力供不应求状况加剧;3)电网侧对新能源消纳能力的适配能力不足,潮流互济常态化要求电网智能化和能量管理加强,新能源并网带来的无功消耗、谐波效应等安全问题需要重视。
新型电力系统为此做出变革,变革内容为增加储能投入、提升电力系统保护能力、智能化改革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1)储能是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可以当作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增环节,作用于整个电力系统。2)电力系统分为三道防线(预防调整和继电保护、切机切符合、紧急控制电压),目前电力系统需要增加无功补偿器、谐波滤波器等安全设备。3)智能化改革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新能源利用,具体建设分为控制类智能化和采集类智能化。4)电力市场化改革激励需求侧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储能市场发展,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变相增加供给能力,疏导供需矛盾。
电网投资将进入新的成长阶段,投资聚焦特高压和电网智能化。电网投资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方面,长期来看电力投资总额由电力需求、经济发展状况推动,全社会用电量随经济增长稳定上升,我们根据电力弹性系数测算,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可以达到10.1亿万千瓦时;短期来看,电力投资具有逆周期调节的作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投资促进经济回暖。内部因素方面,国网和南网投资能力随经济回暖以及全社会用电量上升而不断提升,电力系统厂网分离增加招投标有效性,推进电力成本下降。我们预计2022年电网投资为5446亿,2025年投资额为6671亿,投资聚焦特高压和电网智能化。
电力系统变革带来了储能、特高压、配电网智能化三个方面的投资机会。1)新型储能蓝海市场空间广阔,储能变流器为核心设备。从类型上来看,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是目前的主体储能方式,电化学储能应用范围最广、响应速度快,未来随着电池成本逐渐下降,电化学储能将成为主流新增装机类型,其中磷酸铁锂储能因具备安全性、循环次数以及成本优势,所以具有大规模应用的潜力。2)特高压行业景气延续,核心设备的高壁垒铸造护城河,竞争格局集中且稳定。一方面,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推动特高压建设,另一方面风光资源集中西部,特高压需求稳步提升。从特高压类型来看,直流输电适合长距离运输,特高压直流比例将逐步提升。从特高压投资期限结构来看,特高压投资呈现初期投资高,而后逐步回落的态势,因此2022年特高压设备需求旺盛。特高压的核心设备具有资质壁垒、技术壁垒、资金壁垒和市场壁垒,因此竞争格局较为稳定。我们测算2022年特高压交流电力设备中,GIS市场空间为171亿,变压器市场空间为128亿,电抗器市场空间为114亿;2022年特高压直流设备中,换流变压器市场空间为94亿,电抗器市场空间为47亿。3)配电网智能化改革全面,二次设备竞争格局向好。从改革方向来看,电网智能化包括输配电过程、电能质量提升、居民用电智能化,改革范围较广。电力设备方面,配电网一次设备壁垒较低,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低,而二次设备壁垒较高,头部企业优势明显。
投资建议:储能方面,建议关注宁德时代、阳光电源、鹏辉能源、科士达、万里扬;特高压方面,建议关注思源电气、平高电气、特变电工、中国西电;配电网智能化方面,建议关注国电南瑞、许继电气。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下行,疫情反复影响新能源建设进度,原材料上涨带来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