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试剂行业品类繁多,研发、生产、服务多环节壁垒较高。生命科学产品行业主要集中在蛋白类、核酸类以及细胞类三大试剂以及模式动物。1)研发端,每类试剂种类均达万种,单一企业很难全部覆盖所有品类满足下游需求,且每样产品的评价指标,适用范围各异,较难形成规范化模板,研发难度较大。2 )生产端,以重组蛋白试剂为例,培养基配方、工艺技术参数等属于核心机密,需经过多方多次调试方可成功。3 )服务端,科研机构客户需求多样,工业客户要求较严,短时间内很难形成客户黏性。4)商业模式:通过品类扩增、产业链整合形成规模效应。
行业受益于上游生物药市场快速扩容、政策支持,市场规模达百亿级别。1 ) 国内生命科学领域资金投入增速迅猛,预计CAGR为18.8%,将从2019 年的866 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2434亿元。由此将会带动研发端、生产端生命科学试剂行业快速扩容。2)政策导向下,创新是药企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生命科学试剂行业的卖水人属性突显,有望在行业发展路径中持续受益。3 )市场规模全球千亿,国内百亿。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2019 年达到175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246亿美元,CAGR为7.1%。中国市场增速较快,预计2024年将达到260亿元。
国产替代如何实现:1 )不同试剂种类扩充,覆盖多品类产品,提升客户数量及范围,重点关注企业SKU新增速度以及新品类拓展进度;2)加强产业链体系建设,逐步拓展产业链上游、中游制造能力、下游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及客户认可度,重点关注企业海外业务占比提升速度。
海外龙头成长路径,给国产企业的提示:内生+外延。1)加强研发,巩固自身优势品种,提高客户黏性及品牌影响力;2)紧跟产业趋势,把握产业性机遇,以工业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外延并购重组,明确具有高增长潜力的业务方向(如mRNA疫苗、基因治疗等领域)。
关注个股。蛋白类试剂:金斯瑞、义翘神州、百普赛斯、近岸蛋白等;酶试剂:诺唯赞等;IVD 原材料:菲鹏生物等;科学试剂服务:泰坦科技、阿拉丁、优宁维等;细胞类试剂:奥浦迈等;模式动物:药康生物、南模生物、百奥赛图等。
风险提示:业绩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行业景气度下降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