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求端:中国创新升级空间大,疾病谱演变下需求持续增长
本土需求创新升级空间大。中国虽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2021年达到1.7万亿,但是中国医药消费市场中更多的是仿制药和中药,真正创新药占比仍然很低,升级空间大。
疾病谱变化下,对创新药物需求更强。疾病谱不断变化,慢性病、肿瘤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用药需求持续增长。抗肿瘤药物市场会成为最大的细分市场,未满足需求仍然很多。癌症患者生存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供给端:管线持续增加,本土创新在提升
药物在进化,创造更强获益。抗肿瘤成为主要研发方向,用药结构仍有较大切换空间。全球创新药管线活力十足,供给不断增加。
本土创新供给持续提升:本土研发投入增速领先全球,2020-2025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15%。从创新属性看,本土管线在细胞治疗、双抗、ADC、基因治疗等新一代技术中FIC药物比例会更高,意味着创新性在快速提升。
3、中国vs日本:水大鱼大,需求更强
有观点认为:日本老龄化需求爆发,并没有带来医药行业持续向上发展,认为2015年开始的中国医改路径接近日本1970年控费时期。我们认为中国所处环境与日本1970年改革环境完全不同:
1)需求基数更大:1970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7%,大约700万人,2015年中国老年人口1.29亿远超过日本,这也是中国2015vs日本1970年最大的不同。此外2020-2021年中国上市创新药数量也远超日本历史水平。
2)中国医疗支出GDP占比和人均支出仍然很低,提升空间大。按照历史上发达国家和全球医疗支出GDP占比以及人均医疗支出不断提升趋势,中国医疗支出提升空间仍然很大。
3)中国处于经济上行期。日本经济从1960年开始仅保持了不到10年高增长,1970年之后进入低增长。与中国经济环境完全不同。
4、新药物:不断向免疫治疗进化,满足未满足需求
单抗、双抗、ADC、细胞和基因治疗、核酸药物、PROTAC、多肽等新药物分子层出不穷。药物种类从小分子向大分子,再到免疫细胞进化;从抑制剂到免疫调节(免疫抑制剂),再到免疫治疗(细胞细胞),最后向基因治疗进化;从外源分子到人体免疫细胞/系统(T细胞、蛋白降解机制)进化,不断解决未满足需求。
5、投资逻辑:看好创新&国际化
本土创新药企业发展出多种商业模式:国际化、创新化、BD等,主要是为了快速搭建临床管线,满足本土/国际上未满足临床需求,使公司管线具有强大竞争力。我们看好国际化和创新化药企未来成长空间。
6、投资建议
重点关注:①国际化:加速突围领先企业,重点推荐:复星医药、科济药业等,关注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
②新技术布局:看好格局优的CAR-T、ADC、双抗企业,重点推荐复星医药、科济药业,关注恒瑞医药、传奇生物、荣昌生物、药明巨诺、康方生物、康宁杰瑞制药等。
③研发强:看好实力强劲企业,能够快速推动产品上市企业,关注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贝达药业、康方生物、康宁杰瑞制药、荣昌生物等。
7、风险提示:
国内药审政策波动风险、临床失败风险、资金链断裂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创新药价格大幅下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