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PDF原文
主要观点:
事件概况
5 月30 日,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指出加快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项目,支持工业绿色微电网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引导全社会消费绿色电力和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
电网适应性成为新能源铺开的关键,电力信息化持续高景气
自20 年第一次提出“双碳”开始,我国陆续推出《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多项政策促进新能源发展。截至2021 年,我国风电装机量达14%;光伏装机量达 13%,新能源整体进入无补贴平价上网阶段。目前制约新能源发展的原因由成本逐渐转变为电力系统对大规模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等因素。 因此此次发改委和国能局联合发布的《实施方案》着重强调了创新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 提出了加快荒漠等边远地区的风光大基地、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绿电交易、以配电侧为主的智能电网等方向的建设与发展。 我们认为,电网适应新能源接入的核心在于调度调节能力以及大规模超远距离输电能力,这两点均离不开数字化手段的辅助,例如拉通发输变配用数据的虚拟电厂技术、特高压线路智能化巡检等。短期来看, 主网侧的信息化需求更为迫切;但长期来看我们仍旧强调配用电侧的巨大信息化空间,此次实施方案着重突出配网侧接纳分布式新能源的能力也再次印证了这个观点。
强调分布式能源与配网智能化,输配用各环节数字化改造有望加速
分布式能源发展进入“快车道”, 此次方案提出了 2025 年公共机构屋顶光伏覆盖率达 50%的目标,进一步支持公共机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等场景搭建微电网。微电网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排解新能源并网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工业企业的电力变动成本。 按照全国中大型工业企业数量4.7 万家测算,微电网的纯软件部分将会是百亿级的市场规模。 配电网智能化方面, 正如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配用侧电网相对复杂,所需要的智能化管理手段更为丰富,将会带来更大(千亿级)的数字化空间。 整体测算,十四五期间信息化投入占比有望达14%-17%,总投入超过4000 亿元,发电侧约占2%,输电约占7%,变电约占20%,配电约占31%,售用电约占32%。
电力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两大能源交易市场的未来空间巨大
本次实施方案强调,一方面要引导全社会消费绿色电力,完善绿电交易体系,另一方面要稳妥推进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支持新能源项目与用户直接交易, 同时加强绿电交易、绿证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衔接,将符合条件的新能源项目温室气体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我们认为,此次方案将“绿色电力交易”的重要程度再次提升。 绿电交易不仅能有效解决由于新能源不稳定性引起的电力系统消纳和运行成本上升问题,还实现能源低碳转型、安全可靠、经济可承受等多重目标。 21 年7 月,市场正式启动,首批参与企业超 2162 家;同年9 月,我国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正式启动,共 17 个省份 259 家市场主体参与,交易电量达 79 亿千瓦时。 综合来看, 我国绿电交易市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均处于探索阶段,交易系统、仿真平台、碳资产管理平台等信息化需求有望随着两大能源的市场化推进稳步提升。
电力信息化打开新成长空间,相关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双碳政策催化下,电力信息化迎黄金发展期。建议关注: 1) 具备国资背景的平台型上市企业; 2)深耕电力领域, 具备渠道与技术壁垒的市场化企业。 具体来看, 国电南瑞: 电力产业链龙头,业务覆盖全产业链多个环节; 朗新科技: 数字化为核心, BC 端双轮驱动; 南网科技: “技术服务+智能设备”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远光软件: 电力集团管理软件龙头,协同电网数字化规划发展; 智洋创新: 利用AI 助力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东方电子: 布局智能电网全产业链, 电力信息化和能源管理的领先者。
建议关注
多环节布局: 国电南瑞,南网科技,东方电子,科林电气。
发电侧: 国能日新,容知日新,国网信通, 金现代。
电网侧: 智洋创新, 恒华科技,国电南自,中元股份,华自科技。
售/用电侧: 朗新科技,远光软件,恒实科技。
风险提示
1) 经济波动降低电力信息化支出; 2)财政与货币政策低于预期; 3)供应链波动加大,影响科技产业发展